第118节(第3页)
给取的。
佤族人叫它“阿曼洛”
,佤语中,“阿曼”
代表母亲,“洛”
代表蜘蛛。
而山鬼对这座山的命名是“小孤山”
,原因是这座山的山形像个抱膝而坐的人,而周围的山都不似人形,使得这山孤零零的,看起来很孤独。
魇山是山鬼的“不探山”
。
理论上,山鬼会对就近、地域内的山做全面考察,但从古至今,总有一些山头是被匪盗占据、或被一些特殊的家族圈取,这种情况下,山鬼不能把手伸得太长,会绕山而过、避而不入,这样的山统称为“不探山”
。
宋代之前,这山归佤族部落所有,据说山腹中有洞穴,而佤人敬畏洞穴,经常前去祭拜。
后来接连发生了几起原因不明的死人事件,死者不知道是被什么啃噬,死状凄惨肢体不全,更甚者尸骨无存。
于是便有人传说洞穴里有恶鬼,越传越骇人,这山也就从此荒废了。
宋代之后,具体时间无考,有“人石会”
的人来到这儿,出重金向佤王租了这个山头,那年头,佤族当然是排外的,并不欢迎中原汉人,但大概是因为这山放着也是放着,“人石会”
给的实在又太多,佤王一高兴,就点头同意了。
神棍震惊:“‘人石会’?人和石头展览会?宋代那时候就有了?这居然是个组织?我还以为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协会呢。”
花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,这些资料,他也是昨晚上以“帮重要人物神棍查找目的地信息”
为由申请、才得以调阅的,如今一比一原样转述而已。
他清了清嗓子,继续往下说。
“人石会”
租下这山头之后,当时的山鬼高层给魇山做了“净化仪式”
,无外乎是让内外山兽安分守己、不侵不扰之类的,据说还以血为墨,在魇山的重要位置都画了山鬼符咒,取“镇守”
之意,让大小神鬼都不要作妖。
那之后,“人石会”
的成员进进出出,在这一带活动了好久,好像是把这儿当成了避世的修行处,在这研究各种石头、以及人和石头的关系。
神棍莫名:“研究石头?人和石头能有什么关系?买卖关系吗?”
花猴答不上来:“我也不知道啊,我查到的信息是,咱山鬼虽然也是会员,但也就挂个名、名誉会员,不掺合研究石头这事。
毕竟咱们是跟山对话的,石头……那是小东西,看惯了山的,石头不够看啊。”
神棍摇头:“不对,不对,你让我想想。”
肖芥子没急着跳出来科普“人石会”
以及养石,她想多听一些:跟山对话,有意思,难不成山鬼可以跟山沟通吗?可跟山相比,人多渺小啊,实打实的一芥子。
神棍皱着眉头,低声喃喃:“研究石头,不可能是研究化学性质,能跟山鬼玩到一块,那多半是同道,山鬼跟山沟通……”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