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穿 第296节


    说这话的时候,他心里有个念头,那就是太子几乎没犯错的机会。
    小时候不犯错,是因为康熙不允许他犯错,太子在给群臣讲书的时候,在八旗前展示骑射的时候,康熙不许他出一点错,这关乎颜面。
    再大了他不用在人前展示了,开始理政了,还不出错,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。
    比如说海棠,她在执行计划的时暴露出不善内斗,心软的毛病,康熙早发现了早针对,也能把一些能引发人心软可能导致妥协的事交给别人。
    比如说九阿哥十阿哥干的事儿,除了做买卖就是收集情报,除了收集情报还有其他的事儿要做,这种事儿里面一旦有一丝的心软就办不成,所以作为西北的定海神针,勇宪王就不知道九阿哥和十阿哥的计划,这本该是她知道的且参与制定的。
    康熙现在的担心就是太子,太子犯错比不犯错强。
    犯错了能及时纠正,如果等到他登基了,那时候再犯错,就不是一个错了,极有可能是葬送江山。
    康熙此时冒出一个心思:该和太子谈谈,看他怎么看待江山社稷。
    海棠就知道这是大争之世,九阿哥十阿哥出去一趟就知道强敌环伺,四阿哥出去一趟看到了乡绅侵占土地严重,七阿哥知道宗室王对八旗完全分割,长此以往极其不利。
    连天天吃席的老五都生出宗室日益庞大,百姓怎么供奉得起的感慨。
    太子又怎么看待这份家业,又该如何改变?能不能把弟弟妹妹们拧成一股绳,使得江山稳固,打破“胡人无百年国运”
    的说法?
    第273章攒饭局
    “这地方不错,是用了心思的。”
    康熙带着这些老王爷们在海棠的郎惠园里面游览,他身后的诸王贝勒都在点头。
    纷纷附和说“心思巧妙啊”
    “很别致”
    “与众不同”
    。
    在大家说这些的时候,王府仆役在海棠树下铺设桌椅,有管事让大家留出一块空地来,这是给等会儿歌舞班子预备的。
    几位皇子远远的坐在一边看着,三阿哥摇着扇子说:“这院子处处都好,就是没地方宴客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三阿哥转身跟四阿哥说:“老四,你也劝劝妹妹,看这园子哪里还有空,没空就拆些院子,建造一座阁楼,能看戏能宴客,比现在这干巴巴地找空地坐着强,是不是各位?”
    在座的纷纷点头。
    四阿哥不同意,建造阁楼没什么,但是这玩意的存在就是玩物丧志。
    有了阁楼干巴巴的矗着是不是要去找些小戏子填进去?等有了小戏子了,她们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闲暇的时候听几曲?
    一步步地开始玩物丧志,一步步的堕落。
    四阿哥的外甥虽然没出生,但是四阿哥已经开始堵死了外甥走纨绔子弟的路了。
    “不建,建那玩意干吗?”
    这话一说,各家的世子和几位皇子都觉得这人也太难说话了。
    四阿哥现在在大家的印象里除了不合群之外,还有不好打交道,固执,讨人厌等各种标签在身上。
    三阿哥说:“刚才不是说了吗?这里没地方宴客。
    要是天晴了还好说,下着雨怎么办?你让大家一边淋雨一边吃饭?”
    四阿哥说:“那就搭棚子啊,不行就扎帐篷,一年到头才宴几回客啊,为了一年到头摆不了两回的宴席特意去盖房子,太铺张浪费了。”
    大阿哥说:“老四,你三哥说的对,浪费又如何,妹妹的面子不能掉,妹妹这也是座王府,能让人说勇宪郡王府连个宴客的地方都没有,这能让人说吗?说出去丢人。”
    大家纷纷点头。
    三阿哥看大家都赞成,精神高涨地说:“四弟你要说浪费,有些人置办了别院不去住着那岂不是更浪费?在咱们家,面子比别的要紧,是不是啊各位?”
    大家都点头,十四都来说:“四哥,三哥说得对。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