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章 得意之时泼冷水


    rd"
    >
    &esp;&esp;原本冷冷清清的皇宫,今日却热闹非凡,不说宫里的太监宫女四处忙碌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原本空荡荡的皇宫显得有些拥挤,毕竟从宫外调来的几千禁军,他们把守在皇宫各处。
    还有那文武百官,在京城之内,凡事能派的上名号的,官阶高的皆来至皇宫。
    &esp;&esp;虽是李元长寿辰,但也是彰显皇威的好日子,所以也请了不少德高望重的文人泰斗。
    一道圣旨而已,请他们来,吃一顿佳肴,喝两壶好酒,让他们感到皇恩浩荡,回去之后,会用尽赞美之词,对李元长歌功颂德,真的是一笔好买卖。
    &esp;&esp;而表面上看着乃是君主怀仁,臣子又德,背后的心思,谁又能说的明白?今日一向勤勉的戊子念在宫里来了不少大臣以后,仍是没有露面,这让不少官员私下议论。
    &esp;&esp;“戊丞相还未到?”
    &esp;&esp;“未到啊。”
    &esp;&esp;“现在都这个时辰了,眼看陛下的寿宴就要开始,为戊丞相在此时迟迟没有现身?”
    此官员一问,可是不少官员心中所想。
    &esp;&esp;有人回道:“刘大人不晓得,我们又怎会晓得?陛下寿辰可是大事,若是耽误了时辰,乃是大逆不道之罪。”
    &esp;&esp;这官员言语中竟然有威胁之语,也难怪,毕竟那个刘大人可是戊子念的党羽,虽然算不得心腹,但毕竟与戊子念是一派。
    而对戊子念此举出言毫不客气的这位与戊子念一派素来不和,自然大声斥责。
    &esp;&esp;那个刘大人,心中不喜,说道:“李大人,现在陛下的抽烟又不是已经开始,就给戊丞相扣下这个帽子,是何居心?”
    &esp;&esp;朝中党派林立,看到此景,他们却沉默不语。
    像这位李大人如此直言直语之人,实在是少之又少。
    &esp;&esp;读书人,虽然讲究君子浩然正气,可要在潮廷之上升官发财,甚至是活着,只靠一口浩然正气是万万做不到的。
    &esp;&esp;而且,那些只有浩然正气的读书人,要么远离官场,要么便化作了他人的垫脚石。
    所以懂得什么叫明哲保身,才是为官之道。
    &esp;&esp;只是现在他们在宫内的一个偏殿,等候李元长的召唤,自然不可能像市井泼妇一般,整个面红耳赤,二人冷哼一声,皆不言语。
    &esp;&esp;说那戊子念此时又在何处?自然是刚刚离开府邸。
    戊子念坐在轿子之中,手中拿着一副画卷,乃是他自己亲手所画。
    人人都想着给李元长献上这天下最为珍奇之物,但戊子念却要反其道而行,要将他这一手丹青送给李元长。
    &esp;&esp;戊子念能够接连做了两任伏龙之臣,自然有他的聪明之处。
    他也知道自己现在是树大招风,不管自己做什么,在京城之中都有看在眼中。
    &esp;&esp;若是这次自己贺礼,拿的太过贵重,又有人会拿此事说事。
    不过将贺礼贵重,作为弹劾,那么此人一定是太过耿直,毫无城府可言。
    &esp;&esp;可朝廷需要这样的作为垫脚石,所以,自然不乏有这般人,戊子念可不想给这些人留下把柄。
    &esp;&esp;此时才出门,也是戊子念耍的一个心机。
    一是现在便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,谈及贺礼之事,岂不是让自己的妙招失了三分的颜色?
    &esp;&esp;二则,李元长的寿辰,皆是臣子表现对于李元长这个陛下的忠心之时。
    人人力求,能在李元长看到,若是得了圣心,说不得是一个升官的好时机。
    &esp;&esp;而戊子念已经是百官之首,对于他来说,又有何可求?不是戊子念不求,只是戊子念所求,要比那些文武百官高的多,乃是再做伏龙之臣。
    所以现在的戊子念不可出风头,戊子念深知此道理,可谓是明哲保身的老手。
    &esp;&esp;戊子念心中盘算着,李元长多年深居简出,文武百官,一年不得见几次,而唯有这每年的寿辰,定会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。
    &esp;&esp;今年,李元长的身子越发虚弱,一日比不过一日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